回忆杀 | 十个镜头带你回顾中国抗战经典画面
1931年7月7日,日军炮轰卢沟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历时14年的烽火岁月中,中国军民伤亡3587.9万余人,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930余座城市先后被占。与此同时,华夏大地涌现出无数坚贞不屈的英烈,述说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工作者们创作了大批反映抗战题材的优秀影视作品,透过这些经典镜头,让我们一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文字编辑:王文婧
NO.1 《铁道游击队》(1956年)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这曲家喻户晓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来自于1956年的电影《铁道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改编自著名作家刘知侠的同名小说,取材于抗战时期鲁南铁路沿线发生的真人真事。
▲ 政委李正宣布铁道游击队成立,向群众宣传抗日精神。
铁道游击队原名鲁南铁道大队,始建于1939年冬天,隶属于八路军115师鲁南军区。山东枣庄是著名的煤炭产地,交叉分布着三条铁路线。当年,鲁南军区为了打击敌人,派遣一批八路军干部回到自己的家乡枣庄,在抗日情报站的基础上建立了鲁南铁道大队,主要任务是侦查敌人情报、袭击敌人据点、破坏敌人交通、截获敌人火车物资和安全护送经过敌占区的干部,直到抗战胜利后,鲁南铁道大队完成了使命,于1946年奉命撤销。
▲ “飞虎队”队长刘洪与队友们在一起
正如小说描写的那样,鲁南铁道大队依托着铁路线,扎根在微山湖,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神出鬼没,频频出击,先后进行了大大小小100多次战斗,在运河两岸敌人的心腹地区燃起了抗日的熊熊烈火,体现了中华儿女抗击日本侵略的英勇无畏精神。
NO.2 《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年)
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了风靡全国的红色经典《永不消逝的电波》。这部传奇式的电影将惊心动魄的革命斗争融入普通的家庭生活中,同时展现了我党在地下工作中使用的蛋糕藏电报底稿,火柴盒藏密码等方法,令当时的观众大开眼界,当年上映时甚至达到了万人空巷,一票难求的地步。
由孙道临饰演的李侠是以革命战士“李白”为原型塑造的谍战人物,在生命最后时刻坚持为延安发电报的情节成为百年电影史中的经典镜头。
▲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 被捕的李侠严守党的机密
NO.3 《地雷战》(1963年)
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地雷战》、《地道战》等抗战电影应该是最深的童年记忆了。地雷是民兵最喜欢的武器之一,人们亲切地把它叫做“铁西瓜”。”“步枪加地雷”在当时是很成功的战斗经验。面对日军残酷的扫荡,敌后战场的军民广泛深入地开展游击战,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地雷战》是当时一部经典的抗战题材教学片,曾获奥地利第十四届维也纳电影节纪念奖。当时游击战打得有多精彩,看看这些老电影就知道了。
▲ 《地雷战》剧照
NO.4 《野火春风斗古城》(1963年)
1963年,根据李英儒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风靡全国,影片讲述了中国抗战相持阶段末期的冀中平原,被派到古城领导地下工作的游击队政委在武工队队长和地下交通员孪生美女姐妹配合下成功瓦解伪治安军、说服其主力团团长起义的传奇故事。
一人分饰两角的王晓棠凭借此片全票获选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
▲ 《野火春风斗古城》剧照
▲ 同时饰演金环、银环的王晓棠
NO.5 《小兵张嘎》(1964年)
1958年,军旅作家徐光耀被打成“右派”,下放到保定农场改造。这一时期,他一边劳动,一边写作,将目光转向天真可爱的儿童,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创作出了《小兵张嘎》的剧本。他将自己从13岁当兵以来所见所闻的“嘎人嘎事”收集起来,塑造了一个人小鬼大,率真机灵的小战士形象。当年,饰演张嘎子的蒙古族男孩安吉斯,以神貌俱佳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厚爱。
▲ 安吉斯饰演的小兵张嘎
▲ 《小兵张嘎》精彩剧照
▲ 小兵张嘎戏弄翻译官吃西瓜片段
NO.6 《地道战》(1965年)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这部在当年引起巨大轰动的电影《地道战》,仅三年间就印制拷贝了2800多部,创下了当时影片发行之最,即使到了今天也依旧令人回味无穷。
拍摄于1965年的《地道战》原本是一部“军事教学片”,片中多数演员来自当时的工程兵文工团,据导演任旭东回忆,当时剧组带领演员们花了三个月时间深入农村体验生活,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住的是老乡家的牛圈,把牛粪集起来垫上沙土,卸了门板就成了床。白天,演员们要给老乡拔麦子;晚上,每人提着小油灯去采访当年的老民兵。据说,不出几天的功夫,演员身上穿的新衣就变成了旧的,老乡们都认不出谁是谁了。
▲ 《地道战》剧照
▲ 赵区长(张勇手饰)劝民兵队长高传宝(朱龙广饰)学习《论持久战》
“各小组注意,各小组注意,你们要各自为战,你们要各自为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许放空枪。开火!”这句经典台词出自电影中的高家庄民兵队长高传宝之口。利用黑夜的掩护,他带领游击队员们悄悄地将地窖改造成地道,既可以藏身又可以打击敌人。
NO.7 《红灯记》(1971年)
从文学剧本、京剧再到电影,革命样板戏《红灯记》以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多元的表现形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引发了万人空巷的演出盛况。家喻户晓的三代人形象,耳熟能详的优美唱段,震撼人心的“说家史”深深植根于几代观众心中。
▲ 《红灯记》剧照
影片中,当李玉和被日本宪兵队带走以后,李奶奶便给17岁的李铁梅痛说革命家史。李铁梅这才知道,她爹姓陈,李玉和姓张,他们是李奶奶丈夫的两个徒弟,汉口工人大罢工,她爹和她爷爷惨死于敌手,是李玉和将她抱回家中,于是他们成为革命的一家人。当李玉和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李奶奶身陷囹圄后,李铁梅手持红灯,义无反顾地继承了先辈的革命遗志,勇敢地将密电码送上柏山游击队驻地,前赴后继完成了李玉和、李奶奶交给她的光荣任务,成长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
NO.8 《沙家浜》(1971年)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18名伤员,来到沙家浜养伤,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找到这批伤员,日伪军对沙家浜地区展开了疯狂的大扫荡。为避开敌人锋芒,党组织安排伤员转移到阳澄湖的芦苇荡,日寇进驻沙家浜,设法找到这批伤员。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参谋长刁德一向阿庆嫂打探伤员下落,阿庆嫂与敌人巧妙周旋,并引诱敌人开枪,利用枪声通知了芦苇荡的伤员。几个月后,伤员痊愈,指导员郭建光率领新四军战士组成突击排,连夜奔袭,杀回沙家浜,将敌人一举全歼。
▲ 《沙家浜》智斗片段
片中,《智斗》一段令人回味无穷。阿庆嫂是中共地下党员,春来茶馆老板娘,在新四军主力撤出江南后,受命掩护留下的伤病员。她胆大心细、遇事不慌、机智灵活、不卑不亢,与刁德一斗智斗勇,最终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NO.9 《闪闪的红星》(1974年)
1974年10月1日,《闪闪的红星》在全国各地同时公映,影片根据李心田同名小说改编,表现了上世纪30年代在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江西,一个叫柳溪的山村里,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的几十户贫苦人家里发生的故事。片中,有着胖乎乎的稚嫩脸庞和一双清澈的大眼睛的潘东子,与总是吹胡子瞪眼睛的陈旧英雄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映山红》《红星照我去战斗》《闪闪的红星》等插曲,旋律明快,朗朗上口,成为了中小学音乐教学曲目。
▲ 《闪闪的红星》剧照
▲ 由祝新运饰演的潘东子
NO.10 《血战台儿庄》(1986年)
《血战台儿庄》是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反映抗战时期国民党军正面战场抗战的影片。这部集纪实性、文献性、史诗性风格于一身的作品,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史中重要的一页,生动地记录了国民党军爱国官兵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塑造了一批国民党军高级将领的形象,一经上映便深受海内外华人的普遍赞誉。
《血战台儿庄》拍摄完毕后,正遇上李宗仁之子李幼邻先生回国探亲,摄制组让他看了正待录台词的全部样片。看片过程中,他多次感动得流泪。看完之后,他激动地紧紧握住李宗仁的扮演者邵宏来的手,连声说:“太像我父亲了,太像我父亲了!” 在电影局审查时,一位领导看完影片后,紧紧握住导演杨光远的手说,“谢谢你拍了这部好影片!”
▲ 《血战台儿庄》剧照
推荐阅读
08-03 王文婧
08-01 繁芜